今后凡遇伤于百谷者宜入之。恶阻以闻食而恶,责之脾虚。
上件病证,即六朝之医所谓气膈也,今人谓之气痞耳。痘至七八日,灌脓起胀之时也。
是方也,半夏、甘草,所以益脾。盖天一生水,所以养万物者也,若火盛而水灭,令人五液干枯,则甘梨浆可以急救之。
呕吐以食入复吐,责之有火,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也。是方也,半夏所以燥胃中之湿。
此方能下十二经之水,下咽之后,上下左右无所不至,故曰取苦瓠白穣实,捻如大豆,以面裹煮一沸,空腹吞七枚,至午当出水一升,如此三四日,水自出不止,大瘦乃瘥。遗尿不禁者,形气将脱,无形之气不足以固有形之溺也。
肝脾之气升,则腰膝弗痛矣。得之寒者,令人无汗恶寒,名曰刚痉,昔人以葛根汤主之是也。